新華日報 5月22日
鹽城聚力“鏈式招商”,打造23條重點產業鏈——
“鏈”上發力,構筑產業鏈“生態圈”
“如今的鹽城,蘊含著前所未有的商機,期待更多企業家發現鹽城、走進鹽城、深耕鹽城。我們熱忱為大家提供廣闊發展舞臺,攜手共創美好未來!”5月18日,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開幕式上,鹽城市委書記徐纓發出盛情邀約。
作為江蘇沿海地區重要增長極,鹽城擁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具有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形成的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圍繞“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戰略定位,鹽城打造23條重點產業鏈,聚力“鏈式招商”緊抓項目,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全面起勢,在綠色轉型賽道上奮力跨越趕超。
堅定不移抓項目,23條重點產業鏈全面起勢
5月18日,江蘇省新能源投資論壇上,國信500萬噸LNG(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海油LNG二期、天能海洋能源裝備等10個能源類項目成功簽約;黃海新區綜合能源產業創新聯盟啟動,共建產業生態圈;鹽城工融匯創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總規模達100億元……一個個重大項目的簽約,為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再添“風光”。
“延綿的黃海灘涂,浩瀚的藍色海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用好資源‘聚寶盆’,端起綠色‘金飯碗’,鹽城新能源產業動能澎湃、前景無限?!丙}城市市長周斌說,圍繞23條重點產業鏈串聯新能源產業發展關鍵環節,鹽城將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做優產業布局、做高產業能級,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
作為“汽車之城”,近年來,鹽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快車道”——SK動力電池、華人運通、摩登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完成布局;量產交付起亞K3EV、高合HiPhi X等一系列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在當天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專題推介會上,簽約重大產業項目14個、總投資318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光電光伏、電子信息等產業。
活動期間,鹽城各板塊也致力于“鏈”上發力:鹽都區簽約2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涉及儲能電池、線路板、精密結構件等產業鏈;射陽縣簽約28個項目,總投資超220億元,涉及新能源、光電顯示、精密結構件、智慧家紡等多個領域;鹽南高新區與云智慧數字化運維平臺、鼎才計算機技術研發等1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超20億元,為數字經濟注入強勁動力;阜寧縣簽約產業投資項目25個,計劃投資額130.4億元,涵蓋新能源、電子信息、環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東臺市簽約產業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超122.6億元,涉及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文旅等多個領域;濱??h開工、簽約、授信項目35個,總金額622.9億元,快速形成產業集聚新引擎。
搶抓戰略機遇,兩大發展空間釋放集聚效應
江蘇沿海開發升級為國家戰略后,總體格局中明確了沿海三市的優勢,其中,空間大是鹽城的最大優勢之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放開發機遇,鹽城聚力打造深度融合的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跨區域聯動的黃海新區兩大戰略空間,努力將空間潛力、生態底色變成發展動力。
5月17日下午,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重大項目“云開工”儀式上,天合(大豐)儲能系列項目正式開工,將為推動新能源產業補鏈強鏈、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注入新的動能。截至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共簽約落戶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7個、總投資988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總投資507億元。
依托深水大港、河海聯運優勢以及豐富的可開發土地資源,釋放濱海、響水、濱海港工業園區的融合集聚效應,616平方公里的黃海新區也在加速建設。目前已形成不銹鋼深加工、再生紙、新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鏈條,金光纖維素纖維一期一階段項目成為今年全省唯一列入國家重大外資項目。能源也是黃海新區的一大競爭優勢,正在規劃建設2000萬噸LNG、4×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和5000萬噸的儲配煤基地,全力打造東部沿?!帮L光火氣儲”一體的綜合能源基地。
園區是爭取政策、承接項目的最優空間。鹽城搶抓對韓合作機遇,加快建設中韓(鹽城)產業園國家級開放平臺,以此為載體,全面深化與東南亞、歐美等地區經貿交流。大力支持現有14個省級以上開發園區錯位發展,做優基礎設施和研發平臺,提升項目承載能力??梢哉f,無論是大項目抑或配套的中小項目,在鹽城都能找到合適載體,實現更好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全產業鏈開放創新
今年是鹽城“營商環境優化突破年”,為此,鹽城建立政策“點對點”送達機制,開設12345“一企來”專區和線上服務企業“直通車”,對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面對本輪疫情,鹽城及時出臺惠企20條政策,組建專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想方設法解決原材料和零配件供應、用工、物流等方面困難,推動復工復產,為持續深化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我用二維碼打開射陽VR招商平臺,上面全方位展示了射陽投資發展環境,縣情概況、區位交通、營商環境等7大板塊,一目了然?!丙}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強說。射陽組建“云上小分隊”,推出VR招商平臺,圍繞強鏈補鏈,與企業保持在線聯系溝通,讓投資者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隨時“云”端相聚。
鹽城還積極幫助外資外貿企業克服影響,促進企業擴大再投資。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高速增長,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占全省比重逐步提升,鹽城高質量實施RCEP,放大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放平臺效應,“成績單”可圈可點:今年一季度,外資增長50.8%,外貿增長40.6%;SK新能源、金光纖維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戶;中韓(鹽城)產業園、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載體不斷拓展?!胞}城拿出巨大熱情和誠意,幫助900多個韓資項目在鹽城實現優勢互補、精誠合作。希望更多企業家走進鹽城、扎根鹽城,把這里當成新故鄉和最強后盾,與鹽城共謀發展?!表n國駐上??傤I事金勝鎬說。
CCTV-13新聞 5月22日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一起來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今天(5月22日)是第22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中國的宣傳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以及將其聯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循環和自然過程?!拔⑿μ焓埂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深谷中的“奇花異草”……正是生物的多樣性讓我們這顆藍色的地球變得美麗又豐富。
我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地貌和氣候復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
如今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植物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也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這些年我國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地、森林、濕地等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這兩天,從江蘇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傳來好消息,今年春季,來這里遷徒棲息的候鳥創造了新紀錄。
條子泥濕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也是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全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空白。隨著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條子泥濕地每年有400多種上百萬只候鳥來這里棲息遷徒。
新華網 5月22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在江蘇鹽城遇見丹頂鶴
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鹽城珍禽保護區)位于黃海生態區南側,范圍覆蓋鹽城沿海6個縣(市、區)的灘涂濕地,是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的海岸型濕地,其核心區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態環境。
在鹽城珍禽保護區中,棲息著以丹頂鶴為代表的濕地珍稀野生動物,構建了其賴以生存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丹頂鶴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時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每年都有400-600只的丹頂鶴遷徙到這里越冬,約300萬只候鳥經停歇腳。整個冬天,丹頂鶴們在這里呼朋喚友、自由翱翔,成了保護區冬天的獨特景觀。
今年4月22日,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今年的第一只人工繁育的丹頂鶴寶寶。5月15日、16日,工作人員通過無人機進行日常野外巡護監測,又驚喜地發現核心區一處蘆葦濕地中,一對繁殖期的野放丹頂鶴順利孵化出2只雛鶴。根據科研監測記錄,這是野放丹頂鶴連續第六年在黃海濕地野外自然繁殖。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中指出,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近年來,鹽城珍禽保護區實施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推動各種生態要素協同治理,通過退養還灘、生態補水、污染控制和綜合整治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讓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得以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
鹽城珍禽保護區針對丹頂鶴保護積極開展相關舉措,創制“保護全區域、監控全天候、技防全方位、共治全社會”的管護模式,推進管護站職能改革和標準化管理、保護區智慧管理中心建設、濕地生境監測和生態修復等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流生態衛士隊伍,提升依法管護能力。保護區中建設標準化綜合管理站4個,配備巡護車7輛、移動巡護船2艘、空氣動力船1艘、快艇5艘、無人機9架。
此外,保護區還組織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生態系統演變規律、鳥類遷徙分布特征、動物棲息地管理與保育、生物多樣性監測等65項課題研究,為我國丹頂鶴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源源不斷的智慧與方案。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鹽城珍禽保護區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網絡成員、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成員等,這也是我國第一處、世界第二塊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內棲息著各類動物1567種(鳥類418種),高等植物614種,國家重點野生動物12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8種(鳥類2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鳥類74種),有17個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鹽城珍禽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的高度富集區,是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也是是名副其實的生物物種“基因庫”。
半月談網5月23日
“新老人”:60 后養老之變
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推進老年大學“送課上門”,將“老年課堂”開在老年人的家門口。今年2月10日,江蘇省鹽城市圖書館主動走進當地社區開展“鹿鳴銀齡課堂”,切實解決中老年讀者在智能技術應用方面遇到的困難,助力中老年讀者跨越“數字鴻溝”。課堂開設了“老有所學智享生活”中老年讀者智能手機應用培訓初階班課程。參與培訓的社區居民老劉表示:“通過參與培訓,我們學會了出行類與網絡防詐騙內容,很有幫助?!?/p>
5月23日
CCTV-1綜合央視《新聞聯播》
5月2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鑄牢忠誠警魂 護航平安中國》的重磅報道,報道了鹽城公安便民利民和執法管理工作。
5月23日江蘇公共 新聞
《鄉村振興在路上》欄目報道鹽城市響水縣特色產業打造生態富民“廊道”
今年,響水縣搶抓省市推進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的歷史性機遇,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和8個特色產業園建設,努力將黃河故道片區這一地理高地,打造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幸福高地。
日前,志禾甜糯玉米加工項目在六套中心社區開工建設,這是響水縣在實施甜糯玉米種植項目基礎上,引進的又一農業深加工企業,為我縣三年左右建成3萬畝規模的鮮糯玉米全產業鏈,打造黃河故道片區第二個“西蘭花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據悉,該項目以“基地+農戶+公司”模式,可帶動周邊鎮區300多戶農戶種植玉米,畝均增收3000元左右,建成后年可生產加工甜糯玉米1.3萬噸。
打造特色產業,實施“八園同創”。響水縣充分挖掘黃河故道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打造云梯關風景園、運河蘋果園等8個特色產業園,形成特色品牌,串珠成鏈,構建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
時下,正是蘋果結果期。記者在運河鎮千畝紅富士蘋果基地看到,工人們忙著用支架固定果樹,并在上方覆蓋防護網。由于當地的溫差、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與煙臺相似,在實施項目時,基地與煙臺同品種種植、同技術管理。
加快產業振興,催生黃河故道煥發新活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響水縣全面貫徹省市“十四五”黃河故道發展戰略,堅持規劃引領,整合資源要素,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在黃河故道沿線打造了一批以鐵皮石斛、西蘭花、淺水藕等為主的特色農業,高位推動生態富民廊道建設,著力構建“一廊三區六平臺”,致力把黃河故道片區打造成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
5月27日《人民日報》
更好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
人民日報頭版摘登:鹽城公安民警談感悟
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五星派出所民警盧俊良第一時間觀看了表彰活動現場視頻?!皻q月不改,警心為民。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民警,我將始終以榜樣的力量砥礪前行,心系百姓、為民愛民,用飽滿的熱情服務人民,在治安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群防群治等方面不斷提升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到維護一方平安、促進一方和諧、服務一方發展?!北R俊良表示。
5月30日《新華日報》
聚力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
鹽南高新區打造“科創之核”
在江蘇省鹽南高新區西伏河機器人集聚區,聚集了34家機器人產業上下游研發生產企業。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開票銷售60億元以上。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鹽城實現了從“蘇北城市”到“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歷史性躍升。鹽城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創新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思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的新藍圖由此展開。作為產業發展基地北部“科創之核”的主戰場,鹽南高新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招引科創項目、集聚創新要素,創新熱潮奔涌不息。
創新賦能聚力打造科創載體
走進(鴻蒙)智聯科技創新園,位于西伏河創新社區的北區已建成投運,北明軟件、啟明星辰、三寶科技等13家企業入駐。建設中的南區預計2024年底竣工投產,將兼具科技孵化、科創加速、研發中心等功能。
“我們通過Harmony智聯開發者創新、工程培訓認證、產品上市預檢測認證三中心,為意向合作企業提供一站式鴻蒙適配和接入服務?!比A為是鴻蒙生態產業鏈“鏈主”企業,華為公司江蘇政企鹽城業務部總經理仰凱介紹,借助三中心,鴻蒙將成為產業、技術、人才集聚地,屆時,將聚集專業人才2000人,培育100家鴻蒙生態相關企業,服務當地1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累計實現產值15億元,帶動100億元數字經濟產值。
西伏河,鹽南高新區地理版圖上一條不起眼的河流,曾經眾多高能耗、低產能企業臨河而建,如今低效廠房被盤活利用并改造升級,涅槃重生的西伏河成了許多高科技企業的集聚地。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光電顯示和車聯網等不同產業類別的高科技企業爭先入駐,兩屆鹽城市創新大會在這里舉行,西伏河科創走廊成為集研發設計、本體生產、創新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和高技術發展基地。
去年,鹽南高新區在鹽城率先成立創新委員會。新型孵化聯盟加快推進,與科技對話、與創新同在,創新生態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企業扎根鹽南,形成強大“磁場效應”。目前,鹽南高新區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創平臺11個、科創載體80萬平方米,先后獲批國家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省級眾創社區等品牌20多個。
項目提速推進“3+3”科創矩陣
在大數據新型算力應用中心,華為云、威固超算、紫晶存儲等30余家鏈上企業入駐。立足產業優勢,鹽南致力于建設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大數據新型算力應用中心。投入高性能服務器超7萬臺,其中包含第三代神威超級計算機系統,聚力打造集商業超算、融合智算、云計算全類型為一體的大數據新型算力產業生態集群,構建數字經濟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算力應用中心不斷推動算力應用場景多元化,深度賦能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鹽城智改數轉、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應用支撐。
5月18日,鹽城首屆“一老一小”健康產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舉行,共簽約納塔利康復醫院等9個項目,進一步提升鹽南高新區智慧康養健康產業發展水平。
“全區范圍內,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服務數據信息都可在大屏幕上實時體現,用戶通過云平臺進行養老服務預約,我們實時監測,遇突發情況時,線下站點的服務人員會在10分鐘內趕到老人家中查看?!丙}城安康通智慧健康產業園項目執行負責人吳彬介紹說。集聚“一老一小”相關產業,鹽南加快打造“15分鐘養老托育服務圈”。
以“3+3”科創矩陣布局,重點建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3個產業加速器,積極打造低碳建筑、現代農業、互聯網數字康養3個示范區,鹽南加快打造“科創之核”。
助企紓困,合力護航市場主體
3月31日,今年首場“屏對屏”大數據產業16個重點項目落地;4月15日,中迪機器人(鹽城)有限公司系統產品如期交付境外客戶;5月11日,首批高新興警用巡邏機器人下線暨交付……企業落地、項目投產,鹽南高新區全力護航。
“疫情期間,原材料運不進來,生產需求無法滿足,雖說公司有大量訂單在手,卻沒辦法正常推進?!毙率鳎}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廠務負責人陳旭東透露?!鞍盐锪麟y題交給我們?!丙}南高新區經發科技局亮明態度,迅速幫助企業調來貨車滿足了企業的運輸需求。4月23日,新石器(鹽城)無人車首車下線,標志著企業在無人駕駛賽道上實現新突破。
“截至目前,全區已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正按照周統計、周兌付的原則推進實施,預計扶持補貼市場主體超2000家?!丙}南高新區經發科技局局長姜浩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