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jxzrd"><cite id="jxzrd"><ol id="jxzrd"></ol></cite></address>

        <sub id="jxzrd"></sub>
        <address id="jxzrd"><address id="jxzrd"><listing id="jxzrd"></listing></address></address>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十一期

        2022-06-21 18:44 來源: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央媒省媒看鹽城第十一期


        6月2日  CCTV-1綜合

        在希望的田野上

        6月2日,央視《晚間新聞》欄目報道鹽城81萬畝小麥全面開鐮收割,現場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在江蘇阜寧,81萬畝小麥進入成熟期,陸續開鐮收割。高標準良田上,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預計小麥畝產量比往年增產三公斤左右?!敖衲晡覀円M了兩個新品種,經過實收測產,平均畝產在1100斤以上?!备穼幰婕诠任锓N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


        6月2日 《中國青年報》

        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公布

        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等文件部署,近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外公布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和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其中,試點城市(含直轄市的市轄區)45個、試點縣域99個。(具體名單見今日2版)

        據悉,入選的試點地區覆蓋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部由所在地自主申報,經省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初評推薦、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審核確認。各試點地區普遍高度重視促進青年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工作機制健全完善,近年來通過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在當地營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

        據了解,此次試點周期為2年。試點過程中,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將聯合各成員單位,持續加強對試點地區的指導,緊緊圍繞《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縱深實施,全面系統落實《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明確的目標任務,在摸清本地區青年發展底數的基礎上,更多從政策和項目層面入手出真招、出實招,努力解決青年“急難愁盼”問題,在青年宜學、宜居、宜業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更好服務青年成長發展,充分發揮青年創新創造潛能,努力為城市和縣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同時,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鼓勵本輪未納入試點的城市和縣域,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特點,緊密結合青年發展需求,從青年視角完善城市管理和區域規劃,讓城市和縣域發展青年氣息更濃、青年標識更強,不斷增強青年在城市和縣域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把黨的青年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策效能,把黨的關懷傳到青年心中、送到青年手中。


        6月3日《新華日報》

        筑牢重大項目“壓艙石” 推進政策精準“滴灌”

        鹽城:高效服務全力穩住經濟大盤

        5月30日至31日,鹽城召開全市穩住經濟大盤暨高質量發展項目觀摩推進會,對全市疫情防控、產業發展、項目投資、園區平臺、安全穩定等進行周密部署。鹽城市委書記徐纓要求,推動政策迅速直達末梢、直達企業,確?;萜蠹偫д邞肀M享;主動深入企業、傾聽企業呼聲,做到政策能出盡出、精準“滴灌”;跑出項目服務加速度,優先保障、靠前服務重大基建、產業和民生等項目,馬上就辦、能快則快。

        今年以來,圍繞“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定位,鹽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著力保穩定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以推進項目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真正把“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落細落實,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穩投資促增長,全力保障生產要素供給

        重大項目建設是穩投資的重點、穩增長的關鍵,更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鹽城持續抓好項目招引和推進工作,確保人流和物流暢通、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為投資增長、產業轉型積蓄強勁動能。

        5月29日,蜂聯創業空間科技產業園內,總投資18億元的大豐蜂巢能源動力電池二期現場,10多臺樁機正加緊樁基施工。截至目前,項目樁基完成70%工程量,預計2023年上半年全面竣工,達產達效后年可實現開票銷售120億元、稅收5億元?!绊椖?月底中標,原以為辦施工許可證至少得半年,沒想到落地這么快!”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經理王鵬感慨道。

        助力重大項目早開工、快達產,鹽城緊緊圍繞23條重點產業鏈,出臺《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推進機制》和《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考核辦法》,打造一支千余人的專兼職幫辦代辦隊伍,對全市5000萬元以上項目、政府投資項目、為民辦實事項目等全面實施重大項目審批幫辦代辦制。同時,大力推行“告知承諾+并聯審批+全程網辦”,推動實現“拿地即開工”,確保重大項目審批提速增效。截至4月底,全市新簽約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1個、總投資1123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48個、新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4個;全市實際使用外資9.2億美元,同比增長51.8%。

        增信貸減負擔,助力企業爬坡過坎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成本難降、融資難求、訂單難找等問題,成為制約中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難點堵點。

        “感謝‘蘇崗貸’,目前公司員工已全部復工到崗,生產也基本恢復了?!?月27日,在鹽城射陽“蘇崗貸”融資業務合作簽約儀式上,成功拿到800萬元貸款的鹽城源滿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志虎高興地說?!疤K崗貸”融資業務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試點開展,貸款額度可達1000萬元,符合條件及規模的可提高至3000萬元。

        江蘇康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口罩、消殺用品銷量增長的同時,面臨逐日增加的資金需求?!拔覀兣c京東、天貓等平臺都有合作,這些平臺的墊資成倍上升,加在一起超過了150萬元,而平臺周轉資金需要兩個月以上,現金流太寶貴了?!惫矩撠熑藙⒈赝榻B,隨著鹽城多項助企紓困政策的出臺,該公司目前已經通過抵押貸350萬元,信保貸350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鹽城一方面積極推動國家和我省出臺的減稅降費、助企紓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另一方面,及時調動自身政策“工具箱”,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4月以來,相繼出臺多項助企政策,助力市場主體迎難而上、共克時艱:針對市場主體“痛點”“堵點”“難點”,發布穩定經濟增長20條意見;聚焦服務業相關領域困難企業,量身定制“鹽十條”;積極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出臺“穩外貿15條”……

        截至4月末,全市累計發放再貸款資金10.2億元,同比增加7.6億元;累計投放再貼現資金29.12億元,同比增加4.39億元。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993.07億元,同比增長17.49%,增速位列全省第三。

        優環境添動能,“消費溫度”持續上升

        鹽城充分發揮服務業穩增長保就業的支撐作用,以及時施策、真誠服務的“暖環境”,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全面復蘇。

        5月初,鹽城專門出臺精準助力服務業紓困的十條措施。其中,包括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按照稅額的50%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等,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住宿餐飲、文體娛樂等6個行業的納稅人暫免征收2022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5月13日起,鹽城瀆上·老西門街區開擺網紅夜市,推出各類網紅時尚小吃、手工集市、餐飲小食等;5月15日晚,第二屆“515鹽城消費節”拉開帷幕;5月20日上午,鹽城文化藝術節暨D·A藝術街區啟幕,街區展廳和店鋪開門迎客;5月21日,西伏河Sports街區正式開街,各類“潮”范運動項目和商業業態提升了城市品位。

        商業圈人氣漸旺,客戶逐步回流,旅游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市場開始復蘇,城市的“消費溫度”持續升騰,鹽城消費經濟呈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


        6月3日 CCTV-13新聞

        趣味活動過端午 感受傳統文化

        6月3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聚焦鹽城亭湖,這里舉行眾多趣味活動過端午,讓市民感受傳統文化。江蘇鹽城亭湖區組織了系列活動歡度端午佳節,活動中當地邀請了手藝人展示非遺傳統手藝。此外,大家還朗誦詩歌,參與趣味端午文化知識問答等,感受傳統文化知識,弘揚家國情懷。


        6月4日 《人民日報》

        千方百計保障糧食安全落實惠農政策,強化考核激勵——

        江蘇多措并舉保豐收

        6月4日《人民日報》頭版點贊鹽城嚴格落實惠農補貼政策,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夏收時節,麥浪滾滾,麥穗飽滿。

        “從上往下數,最多的有12排;從左到右看,每個穗窩里多數是四五粒!”早上8點,江蘇省鹽城東臺市五烈鎮計南村,谷豐園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馮佳斌,迎來了鎮里聯系的一支專業化服務收割隊。

        車輪滾動,6臺大型收割機開始作業。一上午,300畝小麥就收完了,馮佳斌種植的1206畝小麥,兩天即可收割完畢。

        年過五旬的馮佳斌之前在外打工,每年能掙10多萬元,6年前回鄉承包了流轉土地,開起了家庭農場,進行規?;N植。

        “今年化肥成本上漲,加上農藥、機械、人工等費用增加,小麥每畝成本增加100元左右、預計水稻每畝成本增加120元左右。但是補貼也多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20元,稻谷每畝補貼100元,加上秸稈還田補貼等,全年種糧大戶可享受每畝270元補貼?!瘪T佳斌細算過一筆賬,補貼完全能彌補成本上漲部分。

        “小麥收獲后銷路不愁!”馮佳斌說,自家小麥作為訂單生產優質原糧,收購價能達到每斤1.5元左右,較去年每斤上漲0.25元左右,再加上一季水稻,他的家庭農場全年利潤超過100萬元。

        “穩種植面積,關鍵要調動農民積極性?!丙}城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處處長陸葉介紹,今年以來,鹽城市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補貼政策,通過“政府出資、分縣采購、聯防聯控,一次免費用藥全覆蓋”,引導農戶種植優良品種,實現優質優價。今年,全市意向種植糧食面積超過省下達的1485.7萬畝任務。


        6月4日 CCTV-13新聞

        游客免費入園 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6月4日,央視《朝聞天下》欄目聚焦鹽城建湖。

        在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九龍口國家濕地公園,景區在端午假期期間實行免費入園。為了讓游客們感受過節的氣氛,公園開展眾多民俗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體驗。公園采取分時、限量、預約入園的方式,錯峰控制人流密度。


        6月5日《新華日報》3版

        東臺“黃海林工”半個多世紀薪火相續 ——鹽堿荒灘地種出“綠風景”

        57年前,拓荒者們在東臺沿海6.8萬畝鹽堿荒灘上種下第一棵釘刺槐。

        在一代又一代黃海林工的接續奮斗下,這里孕育出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的平原人工生態林。今年春節,東臺黃海森林公園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綜合收入超500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5月18日,園內新增一處網紅新地標,會務綜合體建成;5月21日,兩場婚禮同時在園內戶外草坪舉辦……

        從曾經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汪洋綠海,這片神奇的灘涂森林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種下一棵樹,鹽堿荒灘種出綠色希望

        林落兩側、鳥鳴不絕、竹濤淺唱、緩風靜香?!斑@里森林覆蓋率超90%,今天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5521個,比城市高出10倍?!弊哌M黃海森林公園“天然氧吧”,講解員姚麗說。

        57年前,這里晴天風沙卷地、無際荒灘泛起鹽花,雨后積水滿田、一片汪洋。1965年10月,18位拓荒者來了。東臺沿海土壤鹽堿較重,很多植物都不能存活,改堿脫鹽,成為他們的首要難題。挖溝、引水、排鹽、降堿,3年間,他們在這片廣袤的鹽堿地上挖出中溝、條溝、腰溝、條田溝等配套基礎水系,充分利用梅雨季節大量雨水進行淋鹽爽堿,先后栽植耐堿的白茅、苕子等豆類植物進行埋青改堿,增加土壤肥力。最終,鹽堿地上種出了釘刺槐。

        “那時,一眼望去全是沙,沒有一棵樹?!被貞浧甬斈陝倎頃r的情景,東臺林場原書記、原場長朱龍山至今難忘。1968年,朱龍山剛從南京林學院畢業,28歲的他成為林場里第一位大學生。1971年,朱龍山帶頭改良樹種,引進剛竹、淡竹試種,成功種出一片“竹?!?。

        1973年,省里號召各地多扦插水杉?!八记げ咫m說有經驗可循,可鹽堿地上種水杉沒有先例?!敝忑埳交貞?,他們從江都購買的小苗上段剪條扦插,下段排植。扦插時,開始采取澆水灌溉,成活率較低,后來發現低洼處的苗長得好,便改用漫灌,如此反復,大大提高了樹苗成活率?!皫捉浽囼?,水杉扦插育苗獲得成功。后來,我們水杉都是自繁自育,還銷售到其他地方?!?/p>

        以朱龍山為代表的林工們在這片鹽堿荒灘上大膽探索,挖溝引水降鹽、栽植綠肥改堿等新方法先后攻克鹽灘引種、育苗、造林等一項項技術難關,陸續在鹽堿荒灘上成功栽植水杉、銀杏、意楊等樹種,荒蕪的灘涂上有了綠意,出現了林帶。

        守住一片林,從賣樹木到賣風景

        “什么都可以改,唯有林地不能分!”林場所有員工異口同聲。上世紀80年代,周邊縣市一些林場開始“分林到戶”,分到林地的員工砍樹造田收入可觀。朱龍山前去考察時看到那些林地被毀損的慘景,急得直搖頭?;貋砗笏l動全場員工,充分利用新造林地套種大豆、麥子等農作物,進行林農間作增加經濟效益,成功做到不動一棵樹,不損一片綠,還增加了員工收益。

        林地伐木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1993年,時任場長的沈幫勤進行低產林改造時,提出采伐多少,及時栽種多少,林木總面積不能減,活立木蓄積要越來越多,林木總質量要越來越好的“鐵規”,并與全場員工約法三章。前后近10年時間,他們通過改造低產田、撫育優質林、發展速生林、培育銀杏林,林木面積逐步擴大,林木資源逐步豐富,僅1994到1995兩年間就改造低產林近萬畝。

        “當時的堅守是正確的,我們不損一棵樹,不毀一片綠,守住了這片來之不易的林海?!睎|臺林場副場長曹國華說,2015年,東臺林場以高分入列國家森林公園,實現“從賣樹木到賣風景”的轉換;2018年,通過3年努力,黃海森林公園創成國家級森林公園、4A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三牌同創”結出碩果。

        如今,黃海森林里活立木蓄積量超過22萬立方米,擁有各類植物628種、鳥類342種、獸類近30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罕見的未被污染的海濱勝地。

        接力新征程,莽莽林海樹常青水常流

        時光飛逝,新一代的林工接過“守護林場”的使命?!拔沂且幻侄?,父親19歲就來到這里,進行鹽堿地改造、植樹造林?!睎|臺林場林業資源科工程師沈彩芹1997年繼承父母事業,來此守林護林。

        “進行中幼林撫育的時候,要求栽植一棵活一棵。因為一大早有露水,每天我都要穿著雨靴雨披去踏林,幾乎每棵樹有多高、多粗、多大樹齡,如何撫育,我都清楚?!碧焯煸诹掷镛D,沈彩芹硬是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植綠護綠,力度只增不減,造景添美絕不損綠?!艾F在的樹種追求彩葉化、鄉土化、珍貴化,每年造林約10萬株左右?!鄙虿是壅f,在黃海森林公園內,無論是新建柏油路、木棧道,還是建造游客步道,都“寧拐三道彎”,盡量不砍一棵樹?!皞鞒悬S海林工精神,就是要讓這片林永遠枝繁葉茂,樹常青水常流?!?/p>

        “東臺林場建場至今已有57年,經過幾代人,其中場長、書記就歷經10任,每個人都是‘艱苦奮斗、科學求真、守正創新、綠色發展’的黃海林工精神的傳承者?!辈車A說,“時代在進步,但堅持綠色發展的初心不變。接過一代代黃海林工綠化造林的接力棒,我們將繼續守綠護綠,充分發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加大林相改造的力度,全力擦亮‘東臺城市生態客廳’金名片?!?/p>


        6月6日 中國新聞網

        第十二屆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終審決賽舉行 373件作品“云端”比拼

        中新網鹽城6月6日電(記者 于從文)第十二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終審決賽5日在鹽城師范學院新長校區舉行,大賽采用“云端”+線下的形式進行,來自江蘇全省129所高校(高職)的373件作品參加角逐,最終遴選出的優秀作品將推報參加全國比賽。

        “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實踐性和群眾性的創業交流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本屆競賽由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省學生聯合會和鹽城市人民政府主辦,鹽城師范學院承辦。大賽以“青春勇挑戰,創新向未來”為主題,聚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分為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兩大類別,設置“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五個主題賽道。

        據了解,本次大賽經過校級推報,來自江蘇全省218所高校的662件作品進入初賽,經過預賽網評選拔,最終129所學校的373件作品入圍決賽,參賽學校、學生和作品數均創歷屆之最。其中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組作品113件,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組作品75件,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組作品88件,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組作品59件,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組作品38件。

        中新網記者在鹽城師范學院新長校區多功能教室的決賽現場看到,373件作品被分成14個組,每個組的評審答辯被安排在一間智慧教室進行,參賽團隊線上進行陳述和答辯,3名專家組成的現場評審小組線上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答辯前每位隊員在鏡頭前展示本人身份證和學生證,答辯總時間12分鐘,其中團隊陳述6分鐘,包括視頻展示及操作實物,評委提問及答辯6分鐘,整個評審答辯有序進行。

        “作為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一名參賽者,青春的激情、切身的經歷以及最為真實的挑戰,是我們最大的感受,同時也帶給我們從未有過的收獲?!闭劶皡①惛惺?,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數智未來社區項目負責人皋新宇同學說,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過程,是感受成長的最好見證。

        本次大賽的評委都是來自高校的教授和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大家認為參加終審決賽的作品質量都不錯,顯示了較強的時代感和實用性,讓人感受到江蘇大學生的朝氣。

        “大學生創業是有效解決就業的新途徑?!痹u委楊洪建表示,通過參賽作品可以看出,有很多大學生的創業思路很好,需要很好的指導,提升項目成功的概率,這不僅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更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來自環保領域的評委魯永泉說,通過生態環保專題的作品能感受到大學生對這一領域的一些深層次的研究和思考,對技術的本身和企業的營商模式包括未來的盈利模式以及整個團隊的組織上面,也有一些深層次的考慮和策劃。

        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旨在引導青年學生通過開展廣泛的社會實踐、深刻的社會觀察,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提高創新、創意、創造、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新華日報 5月22日

        鹽城聚力“鏈式招商”,打造23條重點產業鏈——

        “鏈”上發力,構筑產業鏈“生態圈”

        “如今的鹽城,蘊含著前所未有的商機,期待更多企業家發現鹽城、走進鹽城、深耕鹽城。我們熱忱為大家提供廣闊發展舞臺,攜手共創美好未來!”5月18日,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開幕式上,鹽城市委書記徐纓發出盛情邀約。

        作為江蘇沿海地區重要增長極,鹽城擁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疊加,具有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形成的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圍繞“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戰略定位,鹽城打造23條重點產業鏈,聚力“鏈式招商”緊抓項目,汽車、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全面起勢,在綠色轉型賽道上奮力跨越趕超。

        堅定不移抓項目,23條重點產業鏈全面起勢

        5月18日,江蘇省新能源投資論壇上,國信500萬噸LNG(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海油LNG二期、天能海洋能源裝備等10個能源類項目成功簽約;黃海新區綜合能源產業創新聯盟啟動,共建產業生態圈;鹽城工融匯創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正式成立,總規模達100億元……一個個重大項目的簽約,為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再添“風光”。

        “延綿的黃海灘涂,浩瀚的藍色海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用好資源‘聚寶盆’,端起綠色‘金飯碗’,鹽城新能源產業動能澎湃、前景無限?!丙}城市市長周斌說,圍繞23條重點產業鏈串聯新能源產業發展關鍵環節,鹽城將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做優產業布局、做高產業能級,打造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

        作為“汽車之城”,近年來,鹽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快車道”——SK動力電池、華人運通、摩登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完成布局;量產交付起亞K3EV、高合HiPhi X等一系列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在當天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專題推介會上,簽約重大產業項目14個、總投資318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光電光伏、電子信息等產業。

        活動期間,鹽城各板塊也致力于“鏈”上發力:鹽都區簽約2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涉及儲能電池、線路板、精密結構件等產業鏈;射陽縣簽約28個項目,總投資超220億元,涉及新能源、光電顯示、精密結構件、智慧家紡等多個領域;鹽南高新區與云智慧數字化運維平臺、鼎才計算機技術研發等1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超20億元,為數字經濟注入強勁動力;阜寧縣簽約產業投資項目25個,計劃投資額130.4億元,涵蓋新能源、電子信息、環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東臺市簽約產業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超122.6億元,涉及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文旅等多個領域;濱??h開工、簽約、授信項目35個,總金額622.9億元,快速形成產業集聚新引擎。

        搶抓戰略機遇,兩大發展空間釋放集聚效應

        江蘇沿海開發升級為國家戰略后,總體格局中明確了沿海三市的優勢,其中,空間大是鹽城的最大優勢之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放開發機遇,鹽城聚力打造深度融合的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跨區域聯動的黃海新區兩大戰略空間,努力將空間潛力、生態底色變成發展動力。

        5月17日下午,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重大項目“云開工”儀式上,天合(大豐)儲能系列項目正式開工,將為推動新能源產業補鏈強鏈、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注入新的動能。截至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共簽約落戶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7個、總投資988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0個、總投資507億元。

        依托深水大港、河海聯運優勢以及豐富的可開發土地資源,釋放濱海、響水、濱海港工業園區的融合集聚效應,616平方公里的黃海新區也在加速建設。目前已形成不銹鋼深加工、再生紙、新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鏈條,金光纖維素纖維一期一階段項目成為今年全省唯一列入國家重大外資項目。能源也是黃海新區的一大競爭優勢,正在規劃建設2000萬噸LNG、4×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和5000萬噸的儲配煤基地,全力打造東部沿?!帮L光火氣儲”一體的綜合能源基地。

        園區是爭取政策、承接項目的最優空間。鹽城搶抓對韓合作機遇,加快建設中韓(鹽城)產業園國家級開放平臺,以此為載體,全面深化與東南亞、歐美等地區經貿交流。大力支持現有14個省級以上開發園區錯位發展,做優基礎設施和研發平臺,提升項目承載能力??梢哉f,無論是大項目抑或配套的中小項目,在鹽城都能找到合適載體,實現更好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全產業鏈開放創新

        今年是鹽城“營商環境優化突破年”,為此,鹽城建立政策“點對點”送達機制,開設12345“一企來”專區和線上服務企業“直通車”,對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面對本輪疫情,鹽城及時出臺惠企20條政策,組建專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想方設法解決原材料和零配件供應、用工、物流等方面困難,推動復工復產,為持續深化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我用二維碼打開射陽VR招商平臺,上面全方位展示了射陽投資發展環境,縣情概況、區位交通、營商環境等7大板塊,一目了然?!丙}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強說。射陽組建“云上小分隊”,推出VR招商平臺,圍繞強鏈補鏈,與企業保持在線聯系溝通,讓投資者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隨時“云”端相聚。

        鹽城還積極幫助外資外貿企業克服影響,促進企業擴大再投資。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高速增長,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占全省比重逐步提升,鹽城高質量實施RCEP,放大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放平臺效應,“成績單”可圈可點:今年一季度,外資增長50.8%,外貿增長40.6%;SK新能源、金光纖維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落戶;中韓(鹽城)產業園、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載體不斷拓展?!胞}城拿出巨大熱情和誠意,幫助900多個韓資項目在鹽城實現優勢互補、精誠合作。希望更多企業家走進鹽城、扎根鹽城,把這里當成新故鄉和最強后盾,與鹽城共謀發展?!表n國駐上??傤I事金勝鎬說。


        CCTV-13新聞 5月22日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一起來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今天(5月22日)是第22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中國的宣傳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以及將其聯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循環和自然過程?!拔⑿μ焓埂苯?、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深谷中的“奇花異草”……正是生物的多樣性讓我們這顆藍色的地球變得美麗又豐富。

        我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地貌和氣候復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物多樣性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

        如今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植物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也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這些年我國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地、森林、濕地等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這兩天,從江蘇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傳來好消息,今年春季,來這里遷徒棲息的候鳥創造了新紀錄。

        條子泥濕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也是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全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空白。隨著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條子泥濕地每年有400多種上百萬只候鳥來這里棲息遷徒。


        新華網 5月22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在江蘇鹽城遇見丹頂鶴

        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鹽城珍禽保護區)位于黃海生態區南側,范圍覆蓋鹽城沿海6個縣(市、區)的灘涂濕地,是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的海岸型濕地,其核心區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態環境。

        在鹽城珍禽保護區中,棲息著以丹頂鶴為代表的濕地珍稀野生動物,構建了其賴以生存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丹頂鶴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時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每年都有400-600只的丹頂鶴遷徙到這里越冬,約300萬只候鳥經停歇腳。整個冬天,丹頂鶴們在這里呼朋喚友、自由翱翔,成了保護區冬天的獨特景觀。

        今年4月22日,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今年的第一只人工繁育的丹頂鶴寶寶。5月15日、16日,工作人員通過無人機進行日常野外巡護監測,又驚喜地發現核心區一處蘆葦濕地中,一對繁殖期的野放丹頂鶴順利孵化出2只雛鶴。根據科研監測記錄,這是野放丹頂鶴連續第六年在黃海濕地野外自然繁殖。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中指出,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近年來,鹽城珍禽保護區實施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推動各種生態要素協同治理,通過退養還灘、生態補水、污染控制和綜合整治等措施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讓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得以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

        鹽城珍禽保護區針對丹頂鶴保護積極開展相關舉措,創制“保護全區域、監控全天候、技防全方位、共治全社會”的管護模式,推進管護站職能改革和標準化管理、保護區智慧管理中心建設、濕地生境監測和生態修復等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流生態衛士隊伍,提升依法管護能力。保護區中建設標準化綜合管理站4個,配備巡護車7輛、移動巡護船2艘、空氣動力船1艘、快艇5艘、無人機9架。

        此外,保護區還組織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生態系統演變規律、鳥類遷徙分布特征、動物棲息地管理與保育、生物多樣性監測等65項課題研究,為我國丹頂鶴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源源不斷的智慧與方案。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鹽城珍禽保護區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網絡成員、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成員等,這也是我國第一處、世界第二塊濱海濕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地。區內棲息著各類動物1567種(鳥類418種),高等植物614種,國家重點野生動物12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8種(鳥類2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鳥類74種),有17個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鹽城珍禽保護區是生物多樣性的高度富集區,是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也是是名副其實的生物物種“基因庫”。


        半月談網5月23日

        “新老人”:60 后養老之變

        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推進老年大學“送課上門”,將“老年課堂”開在老年人的家門口。今年2月10日,江蘇省鹽城市圖書館主動走進當地社區開展“鹿鳴銀齡課堂”,切實解決中老年讀者在智能技術應用方面遇到的困難,助力中老年讀者跨越“數字鴻溝”。課堂開設了“老有所學智享生活”中老年讀者智能手機應用培訓初階班課程。參與培訓的社區居民老劉表示:“通過參與培訓,我們學會了出行類與網絡防詐騙內容,很有幫助?!?/p>


        5月23日

        CCTV-1綜合央視《新聞聯播》

        5月2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鑄牢忠誠警魂 護航平安中國》的重磅報道,報道了鹽城公安便民利民和執法管理工作。


        5月23日江蘇公共 新聞

        《鄉村振興在路上》欄目報道鹽城市響水縣特色產業打造生態富民“廊道”

        今年,響水縣搶抓省市推進黃河故道片區鄉村振興的歷史性機遇,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和8個特色產業園建設,努力將黃河故道片區這一地理高地,打造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幸福高地。

        日前,志禾甜糯玉米加工項目在六套中心社區開工建設,這是響水縣在實施甜糯玉米種植項目基礎上,引進的又一農業深加工企業,為我縣三年左右建成3萬畝規模的鮮糯玉米全產業鏈,打造黃河故道片區第二個“西蘭花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據悉,該項目以“基地+農戶+公司”模式,可帶動周邊鎮區300多戶農戶種植玉米,畝均增收3000元左右,建成后年可生產加工甜糯玉米1.3萬噸。

        打造特色產業,實施“八園同創”。響水縣充分挖掘黃河故道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打造云梯關風景園、運河蘋果園等8個特色產業園,形成特色品牌,串珠成鏈,構建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

        時下,正是蘋果結果期。記者在運河鎮千畝紅富士蘋果基地看到,工人們忙著用支架固定果樹,并在上方覆蓋防護網。由于當地的溫差、光照、土壤等自然條件與煙臺相似,在實施項目時,基地與煙臺同品種種植、同技術管理。

        加快產業振興,催生黃河故道煥發新活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響水縣全面貫徹省市“十四五”黃河故道發展戰略,堅持規劃引領,整合資源要素,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在黃河故道沿線打造了一批以鐵皮石斛、西蘭花、淺水藕等為主的特色農業,高位推動生態富民廊道建設,著力構建“一廊三區六平臺”,致力把黃河故道片區打造成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


        5月27日《人民日報》

        更好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

        人民日報頭版摘登:鹽城公安民警談感悟

        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五星派出所民警盧俊良第一時間觀看了表彰活動現場視頻?!皻q月不改,警心為民。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民警,我將始終以榜樣的力量砥礪前行,心系百姓、為民愛民,用飽滿的熱情服務人民,在治安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群防群治等方面不斷提升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到維護一方平安、促進一方和諧、服務一方發展?!北R俊良表示。


        5月30日《新華日報》

        聚力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

        鹽南高新區打造“科創之核”

        在江蘇省鹽南高新區西伏河機器人集聚區,聚集了34家機器人產業上下游研發生產企業。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開票銷售60億元以上。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鹽城實現了從“蘇北城市”到“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歷史性躍升。鹽城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創新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思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的新藍圖由此展開。作為產業發展基地北部“科創之核”的主戰場,鹽南高新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招引科創項目、集聚創新要素,創新熱潮奔涌不息。

        創新賦能聚力打造科創載體

        走進(鴻蒙)智聯科技創新園,位于西伏河創新社區的北區已建成投運,北明軟件、啟明星辰、三寶科技等13家企業入駐。建設中的南區預計2024年底竣工投產,將兼具科技孵化、科創加速、研發中心等功能。

        “我們通過Harmony智聯開發者創新、工程培訓認證、產品上市預檢測認證三中心,為意向合作企業提供一站式鴻蒙適配和接入服務?!比A為是鴻蒙生態產業鏈“鏈主”企業,華為公司江蘇政企鹽城業務部總經理仰凱介紹,借助三中心,鴻蒙將成為產業、技術、人才集聚地,屆時,將聚集專業人才2000人,培育100家鴻蒙生態相關企業,服務當地1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累計實現產值15億元,帶動100億元數字經濟產值。

        西伏河,鹽南高新區地理版圖上一條不起眼的河流,曾經眾多高能耗、低產能企業臨河而建,如今低效廠房被盤活利用并改造升級,涅槃重生的西伏河成了許多高科技企業的集聚地。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光電顯示和車聯網等不同產業類別的高科技企業爭先入駐,兩屆鹽城市創新大會在這里舉行,西伏河科創走廊成為集研發設計、本體生產、創新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和高技術發展基地。

        去年,鹽南高新區在鹽城率先成立創新委員會。新型孵化聯盟加快推進,與科技對話、與創新同在,創新生態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企業扎根鹽南,形成強大“磁場效應”。目前,鹽南高新區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等科創平臺11個、科創載體80萬平方米,先后獲批國家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省級眾創社區等品牌20多個。

        項目提速推進“3+3”科創矩陣

        在大數據新型算力應用中心,華為云、威固超算、紫晶存儲等30余家鏈上企業入駐。立足產業優勢,鹽南致力于建設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大數據新型算力應用中心。投入高性能服務器超7萬臺,其中包含第三代神威超級計算機系統,聚力打造集商業超算、融合智算、云計算全類型為一體的大數據新型算力產業生態集群,構建數字經濟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算力應用中心不斷推動算力應用場景多元化,深度賦能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鹽城智改數轉、人工智能等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應用支撐。

        5月18日,鹽城首屆“一老一小”健康產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舉行,共簽約納塔利康復醫院等9個項目,進一步提升鹽南高新區智慧康養健康產業發展水平。

        “全區范圍內,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服務數據信息都可在大屏幕上實時體現,用戶通過云平臺進行養老服務預約,我們實時監測,遇突發情況時,線下站點的服務人員會在10分鐘內趕到老人家中查看?!丙}城安康通智慧健康產業園項目執行負責人吳彬介紹說。集聚“一老一小”相關產業,鹽南加快打造“15分鐘養老托育服務圈”。

        以“3+3”科創矩陣布局,重點建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3個產業加速器,積極打造低碳建筑、現代農業、互聯網數字康養3個示范區,鹽南加快打造“科創之核”。

        助企紓困,合力護航市場主體

        3月31日,今年首場“屏對屏”大數據產業16個重點項目落地;4月15日,中迪機器人(鹽城)有限公司系統產品如期交付境外客戶;5月11日,首批高新興警用巡邏機器人下線暨交付……企業落地、項目投產,鹽南高新區全力護航。

        “疫情期間,原材料運不進來,生產需求無法滿足,雖說公司有大量訂單在手,卻沒辦法正常推進?!毙率鳎}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廠務負責人陳旭東透露?!鞍盐锪麟y題交給我們?!丙}南高新區經發科技局亮明態度,迅速幫助企業調來貨車滿足了企業的運輸需求。4月23日,新石器(鹽城)無人車首車下線,標志著企業在無人駕駛賽道上實現新突破。

        “截至目前,全區已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正按照周統計、周兌付的原則推進實施,預計扶持補貼市場主體超2000家?!丙}南高新區經發科技局局長姜浩說。

        作者: 暫無
        編輯:促織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日本学生泡妞XXXXX18
          <address id="jxzrd"><cite id="jxzrd"><ol id="jxzrd"></ol></cite></address>

              <sub id="jxzrd"></sub>
              <address id="jxzrd"><address id="jxzrd"><listing id="jxzrd"></listing></address></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