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新華日報》1版
圍繞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進行線上精準推介招商
響水借“云”之力推進“鏈式發展”
5月21日,在江蘇響水食品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線上論壇,100多名專家教授和企業家們熱情高漲,為響水發展“云”支招。今年以來,響水以“云”為媒開展線上招商,累計簽約項目3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合作金額96.5億元,已開工實施項目27個。
“我們堅持系統思維、鏈式發展,圍繞不銹鋼支柱產業和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精準推介、精準對接國內高??蒲性核?、行業協會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無縫銜接,提高了推介效果?!表懰h委書記郭超說。1-4月份,響水縣實現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556.8億元,同比增長20.8%。
上海鋼聯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宗商品信息服務機構之一,3年前與響水縣攜手合作,先后舉辦了國內多場有影響力的產業論壇、推介會。4月中旬雙方聯合舉辦的不銹鋼垂直領域線上專題推介會,吸引全國千家不銹鋼生產、加工貿易及下游企業齊聚“云端”,累計1萬余人觀看在線直播,點贊近20萬次,超過100個有意向投資客商和項目信息目前正跟蹤洽談服務?!吧虾d撀搶⒃诓讳P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領域與響水縣繼續深度合作,助推蘇北地區最大的不銹鋼產業集散地加速形成?!鄙虾d撀撡Y訊總經理王崇鋒表示。
鏈式發展產生了明顯的集聚效應,130余家產業鏈企業爭相入駐響水不銹鋼產業園,包括東工極薄板、藍德森汽車零部件等一批行業標桿企業。2021年,全縣不銹鋼生產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以上,不銹鋼產業開票銷售突破千億元大關。
響水區位優勢獨特,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響水圍繞大健康食品、休閑食品總體定位,啟動建設響水食品高新產業園,全力打造“生產基地+數字化服務+產業基金”的食品產業發展模式。目前,響水已集聚費氏食品、大地九豐、中糧家佳康等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企業100余家,形成了從種植生產、采后加工、冷鏈銷售到食品加工的產業鏈條。
為打通產學研創新協同通道,提升響水食品產業核心競爭力,響水先后與江南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等科研院所和行業機構合作?!绊懰l展食品產業,就要推動食品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打造供應鏈上下游良性循環體系,促進食品產業優化升級?!痹诮K響水食品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線上論壇上,江南大學原副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金征宇為響水食品產業發展“把脈開方”。
近年來,響水堅持以產育才、以才興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確保每個主導產業建成一個研究院、一個專業孵化器、一個技術創新聯盟,加快形成產業升級與人才集聚“雙螺旋”上升的“場效應”。
據了解,去年響水首批引進了65位名校優生,全部安排到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一線,有針對性地跟蹤培養?!拔覀儗⒕劢巩a業發展所需,持續精準招引各類優秀人才,今年將拿出335個崗位招錄名校優生,全力把人才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最大增量’?!表懰h委組織部副部長單高年說。
6月8日CCTV-13新聞 朝聞天下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科技助力獲高產 全國耐鹽堿小麥大面積開鐮收割
目前,全國的耐鹽堿小麥開始大面積開鐮收割。
在江蘇鹽城濱??h的沿海鎮區,耐鹽堿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
江蘇省鹽城市濱??h濱海港鎮農技人員 周祖波:我們現在的小麥產量達到上千斤。
農技人員告訴記者,過去濱海港鎮緊鄰黃海海岸,地勢低洼,屬于典型的鹽堿地。
江蘇省鹽城市濱??h濱海港鎮農技人員 周祖波:近年來通過排灌設施建設、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對土壤進行改良,目前已建設成稻麥種植的高產田塊。
6月10日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七城市榮獲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鹽城榜上有名
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名單近日揭曉,全球共25個城市獲此殊榮,其中我國合肥、濟寧、梁平、南昌、盤錦、武漢、鹽城7個城市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國際濕地城市43個,其中中國13個,位居第一。
國際濕地城市是按照《濕地公約》決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締約國提名,經《濕地公約》常委會批準,頒發“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的城市。開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工作是全球加強城市濕地保護的創新舉措,旨在以創促建、提升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濕地保護意識,倡導城市與濕地和諧共生理念,將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深度融合。
下一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繼續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把維護和提升濕地生態功能放在突出位置,實現濕地潤城的目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構建健康穩定的濕地生態系統;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嚴禁建造人為痕跡重的人造景觀,讓城市濕地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通過履行《濕地公約》,參與國際合作,促進國際濕地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對外宣傳推廣城市濕地保護的中國方案。
6月11日 CCTV-1綜合 晚間新聞
讓文化和自然遺產綻放新光彩 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總體保護狀況良好
6月11日是我國第6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6項,其中文化遺產有38項,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共18項。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我國一直在不斷推進的工作。
近日,在江蘇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沿海灘涂上首次發現了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嘴鷗的繁衍地。保護區全域都在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范圍內,每年春夏兩季都有大量珍稀候鳥飛來棲息繁衍。
2019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經過多年保護,這里已擁有植物種類600多種、鳥類400多種,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種群和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庫,成為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
我國目前共有世界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8項,其中5項涉及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6項位于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16項屬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地區,9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目前主要依托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開展保護管理工作。近年來我國加大對自然保護地投入保護力度,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總體保護狀況良好。保護地質遺跡、山岳、森林、湖泊、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的同時,還保護了200多個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帶來每年超過140億元的旅游直接收入。
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司副司長 嚴承高:世界自然遺產和雙遺產中,全球整體狀況處于“好”和“較好”的比例為63%,中國的比例為89%,我國整體保護狀況明顯優于國際平均水平。
文化遺產則是國家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源。2019年7月,杭州“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通過5G、VR等數字化手段的運用,良渚的史前文明為更多人熟知;而通過科學規劃,遺址保護區周邊的農文旅產業得到有序發展。
如今,去博物館“打卡”已經成為公眾的文化消費新選擇。2021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79億人次,數字和科技手段的應用也讓原本靜默無聲的文物“活”起來。
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在持續進行中。目前,我國已經公布了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從2015年開始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組織下,已經對上千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記錄。
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 田苗:記錄保存好了這些代表性傳承人身上的文化技能和文化成果,可以說就是守護好了我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6月11日 中國新聞網
江蘇大豐麋鹿總數突破7000頭 將上演新一輪“鹿王爭霸”
11日,在2022鹿王爭霸大型融媒體直播新聞發布會上,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一組數據,今年以來該保護區新增小麋鹿1036頭,截至5月底麋鹿總數增至7033頭。6月份進入發情交配期的雄麋鹿正投入新一輪的“鹿王爭霸”大賽。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黃海之濱,總面積78000公頃,是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在36年的麋鹿保護工作中,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子。這里的麋鹿種群結構逐步調整優化,野生群體不斷擴大,生態修復成效顯著,麋鹿文化得到深度挖掘,建成了集科研保護與生態旅游,麋鹿文化與科普宣教為一體的全國示范保護區。
據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沈華介紹,2021年該保護區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科學規劃種群管理發展方案,通過實施一系列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有效改善了麋鹿及其他野生動物生境,尤其是生活在海邊的野生麋鹿有效抑制了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的繁殖。今年以來,該保護區新增小麋鹿1036頭,截至5月底麋鹿總數增至7033頭,其中野生麋鹿達到3116頭。
“鹿王爭霸”是雄麋鹿特有的自然行為,按照強者為王的規則,通過多輪決斗進行淘汰。每年5月下旬,雄麋鹿角茸質角完全骨質化后,相互自由選擇一個與自己體力相當者為對手,自由組合決斗,決斗獲勝者再在所有獲勝者中選擇新對手,進行新一輪的角斗。這樣一輪一輪地篩選淘汰,最后一輪角斗的獲勝者就是“鹿王”。
“為了讓自身強壯優良的基因能得到傳承,數以千計的麋鹿已陸續進入新一輪發情交配的高峰期,雄性麋鹿將通過激烈的競爭奪取唯一的交配權?!鄙蛉A說,今年的“鹿王爭霸”將是規模更大、范圍更廣、選手更多、競爭更激烈的賽事,比以往歷屆更加精彩。
據了解,從2013年起,鹽城廣播電視總臺通過直播方式持續關注麋鹿界的年度“大PK”,讓觀眾零距離感受麋鹿的神奇與風采。今年“鹿王爭霸”直播活動在6月26日進行,屆時技術人員將運用5G技術和高倍率鏡頭、高速攝影機、高清衛星直播車等,在麋鹿保護區的麋鹿野放區進行直播,全景式展示野生麋鹿的生存狀態和黃海濕地世界遺產之美。
6月12日 澎湃新聞
鹽城:三孩家庭買新房100%補貼契稅,二孩家庭補貼50%
據江蘇省鹽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6月11日消息,鹽城市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市區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八項政策》,圍繞購房補貼、助企紓困解難等方面推出八項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促進市區房地產業健康、穩定、高質量發展。
在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給予補貼方面,在鹽來鹽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才或2016年1月1日后生育二孩的家庭,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所繳納契稅50%的一次性購房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2021年5月31日后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家庭(符合現行生育政策),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所繳納契稅100%的一次性購房補貼,最高不超過6萬元。
鹽城市鼓勵購買新房改善居住條件,給予安家落戶購房補貼,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出售原有住房的,如原有住房出售后繳納的契稅低于新房契稅的,按原有住房出售繳納契稅金額予以補貼;如原有住房出售后繳納的契稅高于新房契稅的,按新房繳納契稅金額予以補貼。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出售原有住房的時限為文件頒發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在市區就業創業并繳納社保滿1個月以上的人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購房網簽合同總價1.5%的購房補貼,最高不超過3萬元。
鹽城支持開發滿足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產品, 開發企業可根據市場需求對規劃建設方案申請優化調整,經依法批準后實施。方案調整不得改變土地性質和用途,容積率、綠地率、建筑密度等各項規劃技術指標必須符合出讓合同約定的出讓條件。方案調整須征得相關權利人的同意。
鹽城明確,新出讓土地出讓金繳款期限可適當延長,一個月內繳納總價款的50%,余款可在合同簽訂后12個月內繳清,并在合同中約定。
在幫助開發企業紓困解難,因新冠疫情影響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造成延期復工或停工的,應合理順延工期,延期交付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對受疫情影響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可延期繳納,延期繳納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和并購貸款的合理需求,有效緩解房地產市場資金鏈運行壓力。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努力降低購房貸款利率、首付比例。
此外,新政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支持分步解除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
鹽城表示,商品房預售重點監管資金第一個使用節點條件放寬形象進度要求,只需要滿足預售許可一個月條件即可申請使用。對于信用考評A類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在預售進度條件、預售資金監管使用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在金融機構認可的情況下,已辦理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合理量化建設用地使用權,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或者以在建建筑物抵押置換,將擬辦理預告登記商品房對應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份額從抵押范圍中解除;已辦理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支持企業按批次按套解除抵押,方便辦理預告登記,及時回款,緩解資金壓力。
政策實施時間自文件頒發之日至2022年12月31日。適用范圍為市區高速圍合圈及鹽城環??萍汲?、鹽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轄區域。適用產品為新建商品住房,不含經濟適用房、農民公寓、拆遷安置房等。
6月13日 新華日報
獲評“國際濕地城市”,再添耀眼新名片——
鹽城:東方濕地之都實至名歸
6月8日,Ramsar國際濕地公約官網發布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名單,全球25個城市獲此殊榮,我國共有7個城市上榜,鹽城名列其中,成為江蘇唯一上榜城市。繼世界自然遺產之后,鹽城再添一張耀眼的國際名片。
2018年底,鹽城全面啟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系統提升城市濕地品質,有效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胞}城兼具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系統,黃海濕地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海濱濕地世界自然遺產,麋鹿、丹頂鶴、勺嘴鷸‘濕地吉祥三寶’世界聞名,在這里能隨時欣賞生機盎然、魅力四射的大美濕地?!?月18日,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開幕式上,鹽城市委書記徐纓在致辭中說。
耀眼獎項背后的戰略考量
“好生態”是鹽城最過硬的一張王牌。堅持“生態立市”戰略,鹽城濕地保護工作近年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正當其時。對于鹽城來說,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有著許多戰略考量——
積極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抓手。國際濕地城市提倡科學合理利用濕地的多重效益,妥善處理濕地與城市的關系,將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我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背景下,鹽城推進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對于加強濕地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落實江蘇“1+3”重要功能區戰略。鹽城市地跨“江淮生態經濟區”和“沿海經濟區”,通過申報國際濕地城市,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探索出一條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構筑長遠競爭優勢的戰略支點。國際濕地城市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成就,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個獎項。隨著沿海高鐵、鹽泰錫常高鐵的開通,鹽城全力打造“省內有名次、國內有位置、國際有影響”的頂級濕地生態旅游目的地,積極發展全域旅游、做大做強生態旅游產業,“國際濕地城市”無疑是一張新的王牌。
驚艷世界的“寶貴家底”
豐富的濕地資源是鹽城最寶貴的“家底”。鹽城是江蘇海岸線最長、灘涂面積最大、濕地類型最齊全、資源最豐富的城市,擁有582公里的海岸線,76.97萬公頃的濕地,占江蘇省濕地面積27.28%,其中沼澤濕地500公頃、湖泊濕地2600公頃、河流濕地3.62萬公頃、人工濕地20.94萬公頃、近海與海岸濕地52.06萬公頃,濕地占全市國土面積45.2%。
鹽城擁有亞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質潮間帶濕地,占江蘇省濱海濕地面積的57%,約占全國的10%。同時,鹽城還擁有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國際重要濕地,是我國唯一一個地級行政區域內擁有兩個國際重要濕地的城市,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這里生活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數量居全國之最。鹽城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半野生麋鹿種群,并在濱海濕地成功恢復了麋鹿野生種群,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典范。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作為全國第一個沿海灘涂型自然保護區,孕育著大量的生物種群,匯集了植物450種,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85種,鳥類有402種,兩棲爬行類26種,魚類284種,哺乳類31種,堪稱生物資源的基因寶庫,對丹頂鶴等遷徙性珍禽的保護和研究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守護好世界獨此一份的濕地資源,鹽城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積極貢獻,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在2019年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位于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處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
濕地保護的“鹽城方案”
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有一整套嚴苛的標準,如行政區域內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僅這兩個剛性指標,就讓許多城市望而卻步。
把濕地保護和恢復作為建設生態市的重要內容,鹽城市成立“濕地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率先在全省開展城市規劃區域內的濕地資源調查,結合水利河道疏浚工程,恢復河道的生態功能,將更多的自然濕地納入保護范圍。
為加強遺產生態價值探索,鹽城統籌全市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積極開展退“漁”還“濕”、建設小微濕地等生態修復工程。加大推進國家級濕地公園、省級濕地公園和濕地保護小區建設力度,鹽城先后建成建湖九龍口國家濕地公園、大洋灣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阜寧金沙湖、鹽都大縱湖、東臺永豐等省級濕地公園,全市受保護濕地面積41.6萬公頃,濕地保護率54%,自然濕地保護率62%。
建立司法保護協作機制,可以讓濕地保護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此,鹽城頒布實施《鹽城市黃海濕地保護條例》,持續推進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損害修復銜接配合,探索黃海濕地生態銀行試點工作,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濕地、愛護環境的濃厚氛圍。同時,通過科學手段適度開發利用濕地資源,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與休閑旅游、文化推廣、農業等相結合,全方位維持濕地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濕地資源正成為鹽城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態實景。
東方濕地之都,鹽城實至名歸。
6月14日 現代快報網
鹽城港“牽手”淮安港,深度融入淮河生態經濟帶
日前,隨著一聲汽笛聲響,鹽城港“大港集003”集裝箱船舶緩緩駛離鹽城港內河集裝箱碼頭,執行鹽城港大豐港區至淮安港內河集裝箱班輪航線首航任務?,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當天鹽城港航運集團與淮安港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訂,這拉開了鹽城港與淮河生態經濟帶沿線又一重要港口的合作序幕,標志著鹽城港深度融入淮河生態經濟帶再顯新作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國家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以及江蘇省“十四五”水運發展規劃,對打造暢通高效淮河水道、加快淮河出海通道建設提出了一系列目標要求。
鹽城是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鹽城港集團落實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戰略布局要求,搶抓機遇,圍繞“海上聯結南北、內陸貫通東西、向海融入中日韓”雙循環新格局構建要求,先后開通了至周口港、蚌埠港、鳳陽港以及淮安港等沿淮河生態經濟帶港口集裝箱航線,累計開通了24條對外航線。同時,集團不斷強化港口布局,與宿豫區政府合作共建港口碼頭,加快推進了港口腹地向淮河生態經濟帶延伸。
簽約儀式上,鹽城港航運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淮安港是淮河生態經濟帶沿線重要港口,此次合作是鹽城港集團深化與淮河生態經濟帶沿線港口合作的有力抓手,是積極推動航線精品化、高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是鹽城港集團助力鹽城市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生動實踐。
鹽城港航運集團主要負責人希望,雙方能夠充分利用各自的地域及資源稟賦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助推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進一步拓寬兩港發展空間,加快高質量發展進程,促進兩港經濟腹地聯動發展更緊密,助推對外貿易發展,在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展現更大作為。
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永一強調,兩港目前都處于轉型升級、提檔升格的關鍵時期,希望能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及航線的開辟為契機,攜手搶抓淮河出海通道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趁勢而上,建立長期緊密、友好互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創港航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請輸入驗證碼